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新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路径和对策措施研究》

2018-03-21 15:39 中国体育博物馆

  摘 要:本文从政府工作的角度,就新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意义、形势、思路、主攻方向、发展瓶颈及政府推进策略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凝聚共识,充分认识体育产业发展的时代意义;要把握现状,正确分析和认识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形势;要紧扣目标,准确把握新时代体育产业的发展思路;要明确主攻方向,引领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破解发展瓶颈,营造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切实履行职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我国的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发展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一系列讲话和指示批示是我们做大做强体育产业的行动指南;体育产业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升了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央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肯定了政府在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职能与作用。因此,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和新征程,我国体育主管部门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统一认识、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凝聚共识,充分认识体育产业发展的时代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总书记深刻指出,“体育是重要的社会事业,也是前景十分广阔的朝阳产业”“要努力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北京冬奥会是一个重要推动,对冰雪运动产业也是一个重要导向”“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新时代赋予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新的历史使命。

  1.1 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举措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出的伟大号召,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跟美国等世界一流的体育强国对标。那么,我们现在的差距在哪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和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表明,核心就是两个动力:一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来自政府的动力很强;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动力也越来越强。这两个动力创造了中国奇迹,体育强国建设也需要这两个动力。近年来,体育领域政府的动力越来越强,但对标一流体育强国,市场的动力还比较弱,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还不充分,市场主体还比较少,体育产业的规模还太小。如果这两方面动力都得到加强,我们就能把体育产业做大,体育强国建设也能加快推进。

  1.2 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总方针,就是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能够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行动先导、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中央做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标志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产业要担负起重要责任。体育产业创造的都是老百姓需要的供给,是有效供给、也是高质量的供给,因此,构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体育产业有发酵效应,可以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将是一个强大的新的动力。

  1.3 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重大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体育产业是幸福产业,更是民生经济,看起来是经济活动、是投入产出,实际上创造的成果都是在改善民生,对全生命周期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对青少年来讲,要通过体育产业让青少年增长体育技能、增强体魄,为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对中年人来讲,能够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心理和身体负担,充实愉悦地生活;对老年人来讲,运动是延长健康寿命、提高幸福指数的第一推动力。所以,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把握现状,正确分析和认识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势头强劲。但是与体育强国相比,差距也显而易见。一是规模不大,2016 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1.9 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0.9%,而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GDP 的比重约为3.5%,要成为支柱产业至少要到4%。二是结构不优,体育用品制造业占的比重太大,体育服务业占的比重太小。三是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以泉州为例,晋江作为泉州下设的县级市,去年体育产业实现1400 亿元总收入,而有些省份整个省都没有晋江这个县级市的体育产业规模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四是经济效益低,缺少国际品牌,“微笑曲线”的两端基本上没有在我们手上。这些问题既是当前面临的严峻现实,也是潜力所在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正确分析和认识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2.1 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更加旺盛

  体育产业的需求主要来自人们对健身健康的需求。当下,全民健康风起云涌,据权威预测,未来三年,健康产业总需求将达8 万亿元。体育产业属于大健康产业范畴,虽然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只占总人口的33.9%,但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让各个年龄段的老百姓都参与进来、普及开来。现在人均体育消费也还比较低,如果未来几年体育消费翻一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体育产业的需求,特别是家庭体育消费的需求将急剧增长。这就是我们发展体育产业的信心,也是我们的潜力所在。

  2.2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体育产业成为各相关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体育产业是有较强融合性的产业,它通过跨界融合和空间融合等多种形式,不断推进体育与其他要素的融合,催生了许多新产品与业态,对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以旅游产业为例,现在旅游业从业者已意识到,仅依靠景区门票来拉动旅游消费的模式已走到尽头,只有将体育要素融入旅游产业才会有回头客,旅游产品才有核心竞争力。此外,很多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增长,都需要内容,需要动力,需要竞争力。只有把体育的要素增加进去才可以实现高质量增长,这就是体育的魅力,也是体育产业应该做出的贡献。

  2.3 在体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体育资源和要素越来越向产业集聚

  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就是要把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严格来讲,目前我们这两方面都还没有做好。真正的举国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齐抓共管,一方面,体育部门要和有关部门形成更多联动,目前还没有完全做到;另一方面,很多企业资源还没有得到整合,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得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既要完善举国体制,也要抓活市场机制,二者要结合起来,让要素有序流通,让资源更好地向产业集聚。

  2.4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体育产业最需要、也最有可能率先智能化

  众所周知,电脑战胜了李世石、柯洁,翻开了人工智能发展崭新的一页,这是体育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现在我们看到,在互联网、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体育与每个人的健身、健康密切关联,需要大量的智能装备、智能软件以及智能管理平台来服务每个人的生活。这既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也是引领其他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

  2.5 在生态文明建设强劲推动的过程中,体育产业是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体育产业就是重要的转化器,用好生态要优先发展体育产业。以福建南平为例,南平市政府就在研究把体育产业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同时,在2018年全国体育产业发展大会上,展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育综合体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大多数都藏在绿水青山之间。由此可见,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

  3 紧扣目标,准确把握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思路

  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意味着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要占到同期GDP 的4%,而目前仅为0.9%,任务艰巨。近期目标为,到2020 年,体育产业的总规模要达3 万亿元;到2022 年,体育产业的总规模要达4 万亿元。因此,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应该紧扣这个目标,紧紧围绕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把体育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体来讲,就是做到“八个以”:

  3.1 以体育产业规划为引领

  体育产业的发展要有规划的引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应尽职履行法律赋予的政策制定与规划布局的职能,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的生产、投资。各级体育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46号文件的要求,抓紧细化各个省、市、县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包括到2020 年、2025 年的规划,明确主攻方向,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地区之间要形成差异化,不搞恶性竞争;部门之间的产业融合也要有总体规划,要把体育产业规划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多规合一。

  3.2 以本体产业为核心

  体育产业从内容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本体产业,二是衍生产业,其中,本体产业是核心。运动项目产业是重要的本体产业。运动项目产业包括原创IP 赛事,具体来说就是足球、篮球、冰雪、户外等各项运动形成的赛事产业。第二,健身服务业也是本体产业,很多体育消费就是因健身而起,把健身服务业这项本体产业做大,会起到很大的拉动效应,衍生出消费链,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第三个本体产业是体育人才培训产业,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培训,有培训就会有消费,这本身就是产业。第四个本体产业是体育俱乐部运营,现在各种各样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势头很好,包括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山地户外俱乐部、冰雪运动俱乐部,这些俱乐部都是本体产业的细胞,细胞产生裂变,就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此外,体育版权也是体育产业的本体产业。现在的体育版权因为受制于体制,还没有搞活,这一藩篱正在逐步被打破。要通过各类本体产业的发展,带动衍生产业,形成产业链。

  3.3 以体育综合体为抓手

  体育消费是综合性消费,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综合体来支撑。政府下一步抓体育产业的重点就是抓综合体建设,通过各类综合体的发展带动体育消费的升级。家庭体育消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个综合体能够满足一家老小几代人同时在那里消费。老年人可以打木球、门球;小孩子可以参加击剑、跆拳道等体育技能的培训;青壮年可以在综合体里健身、打球,消除工作的压力和疲劳。这样能够满足整个家庭的需求,带来持续的体育消费,带动整个体育产业发展。

  3.4 以市场为主体

  企业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政府的目标是要扶持和培育出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目前,国内知名体育企业跟国际顶尖的体育大企业和机构(如耐克、阿迪达斯以及美国的NBA、NFL 等)相比数量还太少,品牌聚合度和知名度还不在同一个水平上。事实上,国内很多企业是有潜力的,政府要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育更多的体育中小企业,让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以晋江为例,一个县级市就有9110 家体育企业。市场主体的数量和活跃程度是衡量体育产业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政府部门要向全社会发出信号,支持创业者从事体育产业,支持转型企业发展体育产业,支持双创企业投入体育产业。

  3.5 以“体育+”和“+ 体育”为路径

  体育产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类型,独立运作很难做大,只有通过融合发展,把体育这滴水融入到经济活动的海洋中去,才能形成波涛。政府要引导体育产业与旅游、养老、文化、科技、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体育的融合发展要坚持“三个有利于”,即只要有利于为老百姓造福,只要有利于把产业做大,只要有利于现代化强国建设,各级部门就要勇敢地去做,自觉、自愿、坚定不移地去做,不必在意这个成绩记在哪一家的头上。同时,相关部门也要促进体育产业统计的科学化。

  3.6 以产业园区、基地和大数据为平台

  目前,我国已进入到平台经济时代,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要遵从经济规律,做大平台。以体育产业园区为例,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产业园区还太少。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这类平台持续做大做强。此外,政府还要建立体育产业数据平台、产业基金及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等平台,通过平台建设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体育部门很难有这样的专门人才和实力直接运作这类平台,所以要充分调动市场的力量。

  3.7 以创新为动力

  体育产业的创新是全方位的。目前,市场基本达成共识,即体育产业现在的存量如果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必须要积极转型,加快创新。这个创新包括技术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全方位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例如现在有一些大型体育场馆,只做一些培训和体育赛事,只知道收租金,这是比较低端的产业形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以创新为动力。

  3.8 以体育产业政策为保障

  经济发展需要环境,环境要靠政策来优化。国务院46 号文件出台以来,各地方、各部门研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抓好落实,使政策变成环境,变成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定心丸。

  4 明确主攻方向,引领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经济要做大,关键要靠抓产业链,抓产业集群。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的体育产业在全国排第一,实际上就是靠分布在厦门、泉州和福州的三个产业集群。据福建省体育局统计,三个产业集群占整个福建体育企业、体育产业总收入的70% 以上。这三个地方都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体系。因为形成了产业链、增长极,才具备了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才能够实现乘数增长、倍数增长。因此,我们要凝神聚力,着重打造以下六大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增长极。

  4.1 要主攻健身休闲产业链

  健身休闲产业链就是指老百姓在闲暇时间通过运动场所进行休闲、养生、养心、健康等活动消费所形成的产业链。包括以水、陆、冰雪为载体的户外运动休闲和以练肌肉和体能为主要活动内容,以健身房、集装箱健身房、冲浪健身房以及网上电子舞为载体的室内运动休闲等产业形态。相关资料显示,健身休闲业在美国体育产业中排第一,美国体育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第一靠健身休闲业,第二靠赛事表演业。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休闲需求前所未有的旺盛。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6 年体育产业统计数据显示,体育产业增加值实现了17.8% 的增长,其中健身休闲产业增速是33.6%,在各业态中增长最快。

  4.2 要主攻智能体育产业链

  智能体育将会成为一个最具潜力的体育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是随着人工智能、人们对健身科学化的需求而产生的,它的形态包括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的增值服务。通过调研发现,市场上很多智能体育装备,通过扫二维码而不需要有人现场监测,数据就可以上传给家庭医生,上传到健身管理中心。未来随着智能体育全面普及,很可能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智能手表,有一件内含可穿戴设备的衣服,每天运动都可以进行数据记载,可以提醒什么时候健身、怎么健身,并且提供运动处方和康复建议。智能体育会带来一个巨大的产业,包括软件的开发、智能装备硬件的升级、云平台的搭建和一系列智能化相关服务。我们要前瞻性地瞄准这个方向,引领性地大力推动智能体育产业链的发展。

  4.3 要主攻竞赛表演业产业链

  竞赛表演业是以体育赛事为龙头,以观赏体验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活动构成的产业链。它的形态包括赛事的策划、赛事的中介、赛事的组织、赛事的经营、赛事媒体的运营等。竞赛表演业在美国是体育产业的重要支柱,而国内现在就缺少像美国四大联赛这样的赛事。我国拥有众多的赛事,完全有条件打造超过四大联赛的品牌,实现同样甚至超过四大联赛的市场规模。体育总局要带头和各项目中心、协会形成联动,打造国际、国内知名的自主体育赛事品牌,例如马拉松赛事,可以围绕国家大战略,打造京津冀马拉松、长三角经济带马拉松等赛事品牌;自行车运动,可以培育环中国自行车赛等原创赛事品牌;打造系列赛事,包括国家级的专业赛事、业余赛事和青少年赛事。其中,青少年赛事要按年龄,一个年龄段搞一个赛事,青少年是体育消费的主流,不把青少年赛事体系建立起来,很难把竞赛表演业做大。特别是要在全国推行公共体育场馆的“两改”工程,一是要改造功能,让大型体育场馆有全民健身的功能;二要改革体制,把公共体育场馆交给市场运作,不要永远抓在政府部门手上。我们只有把场馆按“两改”思路搞活,把资源放开,才能够彻底带动竞赛表演业的发展。此外,还要搭建赛事平台,特别是要搭建以赛事为核心的体育综合体。

  4.4 要主攻体育培训产业链

  体育培训就是以提高青少年,也包括全体国民的体育技能为目的的培训和相关服务。在国外,面向青少年的户外培训遍地开花。我国政府部门也要把体育培训做成一个大产业。体育培训市场很大,现在要求所有青少年掌握三项以上的体育技能,仅依靠学校的体育教学力量、场地设施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我们要大力倡导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发展培训俱乐部、发展培训营地,特别是要大力开展冬夏令营,让青少年有多种选择的条件,用99 个体育项目培训来充实青少年每年校外150 多天的时间,帮助他们掌握体育技能、强健体魄、聪明头脑,也带来持续的体育消费,拉动体育培训产业链的发展。

  4.5 要主攻体育用品制造和服务全产业链

  体育用品制造业要升级,要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打造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特别是要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拓展体育服务业务,在服务中开拓新市场,这是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的方向。现在关键是要打造国际知名的民族体育用品品牌,结合全民健身,结合服务升级来开拓市场,打造世界一流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

  4.6 要主攻体育彩票产业链

  体育彩票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彩票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彩民结构不合理,70% 的彩民是低收入人群,要通过将彩票消费人群向白领扩展的途径,着力扭转这个局面和比例。要积极向老百姓塑造体育彩票的公益形象,即买体育彩票就是做公益、就是支持全民健身。要改革彩票发行模式,要便利、增加网点,增加现代新的手段,还要改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方向和比例,让体育彩票更多用于公益,用在老百姓身边,让老百姓受益。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从品种的策划,到彩票的印制,到终端机的设备包括其他衍生服务的体育彩票产业链。

  5 破解发展瓶颈,营造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中主要应破解以下几个瓶颈。

  5.1 要破解产业政策的完善与落实的瓶颈

  关键问题是税收政策、水电价格、金融保障、安保成本等这几方面政策。下一步,体育总局要持续、加大力度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针对这几个政策瓶颈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相关产业政策。

  5.2 要破解两个市场开拓的瓶颈

  很多企业家讲,现在经营的产品,生产能力没有问题,做到世界第一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扩大消费,开拓市场。开拓国内市场的途径就是要全力推动全民健身。通过系统性地宣传和推动落实“六个身边”工程,开拓更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同时,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市场。

  5.3 要破解媒体服务瓶颈

  体育总局将积极推动形成一个有效竞争的媒体市场,让体育版权实现应有的价值。目前,体育总局正在推动成立自己的电视台,旅游卫视已经跟体育总局合作,变成了体育旅游卫视,未来将有一半以上的黄金时间播体育赛事;同时还与有关方面联合打造了足球频道,2018 年要全面开播;教育台二套要打造成青少年体育频道,2018年也要向社会转播赛事和培训活动;还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联合打造极限运动频道、冰雪运动频道等体育频道。此外,体育总局计划办网络电视台,2018 年3 月底要上线一个超越了所有体育网站的新的体育网站。

  5.4 要破解人才瓶颈

  要推动体育明星通过开展培训转行为体育产业的创业者,体育院校要加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要面向全球引进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要和各方面开展合作,特别是要跟地方人才政策接轨。

  5.5 要破解基础设施建设瓶颈

  建设体育产业基础设施不能只依靠体育部门,各级体育部门要推动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要积极推动在全国建设百万公里健身步道,这是体育总局即将实施的一项重大的体育产业基础设施工程,目的是要通过步道的建设带动航空运动营地、房车营地、自驾车营地等产业的发展。此外,还要建设各种健身中心,打造体育产业发展的平台,这些瓶颈都需要我们通过形成合力去加快破解。

  6 切实履行职责,促进政府作用更好发挥

  政府发展体育产业,实质上是各级各类政府机构通过指导、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等方式,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客体施加一系列影响,及时纠正体育产业发展中发生的偏差,使体育产业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动态过程。多年来,体育产业的发展一直处在自发状态,体育部门特别是地方体育部门的作用发挥不足。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要在统一认识、凝聚共识、认清形势、明确目标与发展思路的前提下,加大力度落实中央提出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点要求。

  6.1 要联合发改等部门研制规划

  调研发现,目前国家层面的运动项目产业规划已经出台很多了,省、市、县的同类规划很多地方都还是空白,亟待抓紧跟进。

  6.2 要彻底放开体育资源

  要放开所有体育赛事资源,并通过开展公共体育场馆的“改造功能、改革机制”两改工程,利用市场机制,主动配置各种要素。

  6.3 要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厦门有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体育产业的起步阶段,调动发挥了国有企业的作用。这也启示我们,培育体育市场,国有企业应该发挥担当作用。近三年,厦门的国有企业共投资了20 多亿元,体育经济实现收益150 多亿元。体育总局也应该做好央企的工作,让大型央企在转型过程中重点投入体育产业的市场,做大做强体育市场主体。

  6.4 要树立和推广体育企业的典型

  要培育、树立和推广企业典型,搭建交流平台,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做好服务。

  6.5 要做好产业统计、表彰、综合执法等基础保障工作

  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很多法律规章问题。以帆船俱乐部为例,其运营就涉及很多法律法规。因此,各地体育部门要推动设立专门的产业机构,招募懂经济、懂法律的人才,加强体育产业的力量。

  (本文刊载在《体育文化导刊》2018年第3期)

责任编辑: 王雨晴